客户不回应你的"消息"?简单,我用这4个关键要素轻松击穿客户认知
在微信客户跟进这块儿,销售始终避不开对自家产品或服务加以包装,并用话术传递价值给客户,但大多数人都犯了一个错—— 就是告诉客户自家的产品多么好,这其实是个陷阱。 这么做,很容易导致一个结果:"多数客户的选择性沉默"。 因为真正的价值洞察,不是你喊破嗓子告诉客户“我很好”,而是让客户自己在心里产生一句话: 👉 “这东西,正好说到了我的问题点上。” 当客户有这种感受时,他就会停下来,哪怕只是多停3秒钟看你的话术,这就是回复率提升的根本。 但是,翻阅众多企业内设计的销售跟进话术,你会发现个怪事儿,很多话术并没有价值感?举个例子: 某装修公司在私域里跟客户说:
看似很完整,但客户听完只会觉得:你说的和别人没区别。 因为这些话根本没有击中客户的真实问题:装修的焦虑是预算失控、工期拖延、细节扯皮,而不是“环保材料”这种营销词。 在陪跑企业私域的诸多实践中,我发现,价值洞察有四个关键维度,决定了你传递的价值到底能不能打动客户:
这里,咱们继续思考,假设客户在犹豫是否选择你的装修服务:
客户一看,马上心里有画面: ✔ 说到痛点 → 预算失控 ✔ 给出独特性 → 提前定价机制 ✔ 可信度 → 数据支撑 ✔ 清晰度 → “不会超过合同上的1分钱” 而这种客户跟进话术,基本就具备了价值洞察该有的打动力。 所以说,价值洞察不是“堆砌卖点”,而是你能真正的“击穿客户认知”。 其他行业也是如此,如果你在跟进话术序列上有困惑,不妨每次和客户对话时问自己:
当你能不断触发这种感觉,"客户主动回复率"自然大幅提升。 只是,用一条"话术"让客户知道你"值得",还不够,你还要能真正的驱动客户沿着你设计的转化路线行动,所以,这也是为什么要深度打磨<序列派.回应率模型V1.0>的原因。 这不是停留在理论上的模型,而是一把可实操的“对话武器”。它能应用在:
原文链接: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YPx7ybUkxiUf5m4xsQywAw 该文章在 2025/10/11 16:38:39 编辑过 |
关键字查询
相关文章
正在查询...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