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文搞懂多租户:SaaS软件背后的“合租魔法”
当前位置:点晴教程→知识管理交流
→『 技术文档交流 』
你有没有想过:为什么现在用微信企业版、飞书、钉钉这些软件,不同公司的人登录后,只能看到自己公司的数据?明明大家用的是“同一个软件”,却像住在不同的“独立房间”里——这背后靠的就是“多租户”技术。 今天就用最通俗的例子,带你搞懂多租户到底是啥、它有几种玩法,以及不同场景该怎么选。全程没有复杂术语,看完你也能跟别人聊SaaS软件的“合租逻辑”! 先搞懂:多租户到底是啥?(用“小区合租”类比)先从我们熟悉的“租房”说起,帮你理解两种软件交付模式的区别——这是搞懂多租户的关键: 1. 传统软件:“独门独户”,每家一套以前的软件(比如医院的管理系统、银行的内部系统),都是“一对一交付”:
问题很明显:成本高(每家都要一套设备)、维护麻烦(一家出问题要单独修)、更新慢(改个功能要每家都更一遍)。 2. SaaS软件:“小区合租”,共享但独立现在的在线软件(比如飞书、阿里云、Zoom),都是“多租户”模式:
好处超明显:成本低(共享资源)、维护方便(软件公司统一管)、更新快(改一次全小区都能用)。 而“多租户技术”,本质就是帮这个“小区”做好“隔离”——既要让大家共享资源省钱,又要保证每家的“隐私和安全”。 核心玩法:3种“合租方案”,对应不同隔离需求多租户的关键是“数据怎么存”——毕竟数据是软件的核心,一旦混了就麻烦了。业内主要有3种存储方案,就像小区里不同的“租房户型”,各有优缺点。 方案1:独立数据库(每家一套“独栋别墅”)通俗理解每个租户(比如一家大公司)单独用一个“数据库”(相当于一套独栋别墅),数据库里的表、数据全是自己的,和其他租户完全分开。 比如银行的理财系统,A银行和B银行用的是同一个SaaS平台,但A银行的数据存在A的数据库里,B银行的数据存在B的数据库里,互相不碰。 优点:安全第一,省心
缺点:贵,不好管
适合谁?金融、政务、医疗等“数据敏感、合规要求高”的行业,比如银行的信贷系统、医院的电子病历系统。 方案2:共享数据库,隔离Schema(合租“复式房”,各住一层)通俗理解多个租户共享一个“数据库”(相当于合租一套复式房),但每个租户有自己的“Schema”(相当于复式房里的“独立楼层”)。 Schema可以理解成数据库里的“文件夹”——你的数据存在你的文件夹里,我的存在我的文件夹里,虽然在同一个数据库里,但互相看不见、改不了。 比如一家 SaaS 公司给100家中型企业做HR系统,这100家企业共享一个大数据库,但每家企业的员工数据、考勤数据都存在自己的Schema里。 优点:平衡安全和成本
缺点:怕“邻居捣乱”
适合谁?中大型企业客户为主的SaaS产品,比如给连锁酒店做的管理系统、给学校做的教务系统——这些客户需要一定的隔离性,但又不用“独栋别墅”那么极致。 方案3:共享数据库+共享Schema(合租“大平层”,各有“专属柜子”)通俗理解所有租户共享一个数据库、一个Schema(相当于大家合租一套大平层),但每个数据都加了“租户编号(TenantId)”——就像大平层里每个人有个贴了自己名字的柜子,你的东西放你的柜子里,拿的时候只看自己柜子的东西。 比如钉钉的“企业群”功能:所有企业的群数据都存在同一个数据库、同一个表(比如“groups表”)里,但每条群数据都有“企业ID(TenantId)”。你登录时,系统只给你看“TenantId=你的企业ID”的群,其他企业的群你看不到。 优点:成本最低,能装很多租户
缺点:安全靠“小心”,开发麻烦
适合谁?标准化程度高、租户数量多的SaaS产品,比如在线协作工具(飞书文档)、电商SaaS(小商店系统)、在线问卷(问卷星)——这些产品租户多(可能上百万),需要控制成本,而且数据格式统一,适合用“TenantId”隔离。 小白怎么选?一张表搞定(不用记复杂公式)很多人会问“哪种方案最好”,其实没有“最好”,只有“最合适”。给你一张简化的对比表,按需求对号入座就行: 一句话总结:
最后:记住一个核心原则多租户技术不是“越隔离越好”,也不是“越省钱越好”——关键是“匹配业务需求”。 比如你做一个面向小商家的记账SaaS,要是用“独立数据库”,成本高到小商家根本付不起;但你做一个面向银行的风控SaaS,要是用“共享Schema”,数据一混就违法了。 所以,搞懂自己的“租户是谁、数据有多敏感、成本能接受多少”,就能选出最适合的多租户方案~ 该文章在 2025/10/10 18:28:11 编辑过 |
关键字查询
相关文章
正在查询... |